去年年底,五位台灣學者在Sustainability期刊上發表了〈定位原民韌性:台灣氣候變遷與泰雅族的「小米方舟」行動〉("Situating Indigenous Resilience: Climate Change and Tayal’s 'Millet Ark' Action in Taiwan")。在今日芭樂文中,作者之一的林益仁老師幫我們「解密」一篇學術文章背後重重的關係與集體的行動。這些包括國外學者來台訪問所促成的契機、在地部落行動者翻轉位置成為論文敘事的要角、不同學科背景的研究者之間的互補串連、泰雅遷徙史詩與GIS地圖技術的合作、小米多樣性復育行動的進行,以及人文學科精神和講求實證的期刊之間的對話。這篇「學術」文章的出版其實意義不在學術上的成績,而是多元豐富的敘事如何能透過不一樣的方式傳講下去,就像是年輪、年記、食譜、以及河流,這些物都將許多自然與人類社會中的事物連結在一起。
https://guavanthropology.tw/article/6852